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习近平2021年5月13日在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考察时的讲话
近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陕西新动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三集广播连续剧《一泓清水北上》全媒体首播。
这是一部表现南水北调伟大工程建设的现实题材广播剧剧作,得到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作品内容
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惠及了沿线1.4亿群众。《一泓清水北上》就是一部反映老中青三代南水北调人为了确保一泓清水北上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广播剧佳作。
![](https://media2.hndt.com/data_01/1/1/2022/05/28/4ce63698b2829651f0c1ee7a0408ebcc.jpg)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工程”
该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做了全新发掘,选取工程建设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工程”——“穿黄工程”为故事发生地,讲述了周工、宋禹和刘山河三代水利科技人员所经历的发生在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三个典型事件:改进水下机器人、盾构机带压抢修和战胜特大暴雨灾害,着重描写了他们的科技攻关故事,集中反映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者的艰辛、执着、勇敢和智慧,他们以奉献诠释着初心,用担当践行着使命,用科技创新夯实“生命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总书记的嘱托,体现了大国重器的本色,彰显了他们身上代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同步展示了我国水利科学事业的高速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泓清水北上》第1集
《一泓清水北上》第2集
新员工刘山河、管理处的主任宋禹,再加上一位资深的周工。这三代南水北调人聚在了一起,其乐融融。周工回忆起了当年建设穿黄隧洞时遇上的千辛万苦。其中,以宋禹为首的三十勇士突破极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热血故事,让刘山河唏嘘不已。
《一泓清水北上》第3集
进入汛期,穿黄隧洞所在区域遭遇了特大暴雨。在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全力支持下,宋禹带领刘山河等全体员工,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最终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阻击战。
创作历程
周文扬/《一泓清水北上》编剧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最佳编剧”获得者。创作广播剧《抢滩帕哈姆》、《神秘的信号》、《永不褪色的照片》、《37秒》《永远的二七塔》,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电影《冰山下的来客》、《古币奇缘》等,多次获得全国各类奖项。
文艺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选择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者入手,希望通过他们的点点滴滴和真实事例让更多的听众了解南水北调人。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建设维护者的许多故事,取得了大量创作素材,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留下了我们创作者的足迹。
随着采访和体验生活的逐步深入,我开始忧虑起来。这是一项多么重大的工程啊!“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我们用什么故事来表达这些呢?用什么样的人物来承载这些呢?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讲述这些呢?编剧创作过程异常艰难,前后经历了20多稿,经过广播剧专家和南水北调行业技术专家的论证指导和不断的沟通,才圆满完成了终稿。
如果把南水北调工程比喻成是我们国家献给人民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那么这部广播剧就是我们文艺创作者献给我们党,献给听众的一曲颂歌!
该剧自立项伊始,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探访、搜集素材,从渠首到穿黄到焦作到辉县,前后历经20多天,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走了一遭,创作过程非常艰难,数易其稿……
导演手记
周文凯/《一泓清水北上》导演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最佳导演”获得者,全国小说连播演播艺术家,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副秘书长。导演、录制多部广播剧,数次获得全国各类奖项。
我的家在河南郑州,总干渠从城市穿城而过,我亲眼见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作为一名广播文艺工作者,作为一名导演,我一直想把南水北调这个题材创作成广播剧。
2021年初,我们把这部广播剧的选题报送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非常重视,经过专家论证,这个题材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由于这个题材的宏大内容和纪实性与专业性,也给文艺创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广播剧这种特殊的文艺方式来表达,就必须要找好这个题材的创作视角,我们选择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者入手,希望通过他们的点点滴滴和真实事例让更多的听众了解南水北调人。
我们集结了国内最优秀的广播剧创作人员,全力以赴、精雕细琢,终于打造出这部广播剧——《一泓清水北上》。我希望通过这部广播剧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这一伟大工程的当代价值和长远意义,和广大听众产生共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演播团队
《一泓清水北上》由著名配音演员杨默、高枫、何凯鹏担任该剧的主角,他们经验丰富,演播真实感人,很好地把老中青三代工程建设管理者的声音形象呈现给了听众。后期的音乐和音效制作更是精益求精,使用了大量现场采集的声音素材。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力求震撼人心。
演播团队录制现场
演播团队排练中
主题歌创作
《一泓清水北上》主题歌创作方面,邀请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熊生民老师担任作词,邀请到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担任作曲。他们的创作为这部戏增添了恢弘的色彩。
《是谁》
《一泓清水北上》主题歌
作为一部表现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主题的广播连续剧,《一泓清水北上》立意深远有分量,内容呈现有匠心,情节结构有布置,人物成长有轨迹,科学普及有亮点,演员演播真实感人,音效精准逼真,音乐恢弘大气,后期制作精良,广播特色十分鲜明,实现了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欣赏性的高度融合。它以文艺的力量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紧扣了时代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高度契合和烘托了“确保一泓清水北上”的宣传主旋律,是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时代气息的广播剧。
5月起,广播剧《一泓清水北上》在河南广播电视台系列频率、陕西广播电视台系列频率、 湖北广播电视台系列频率及学习强国、央广云听客户端、大象新闻APP、蜻蜓FM、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知了阅读等平台持续推送,敬请收听。
广播连续剧《一泓清水北上》
指导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联合制作:
河南广播电视台 陕西新动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总策划:曾德亚
出品人:王仁海、郭蓉
总 监 制:李波、江兴超
策 划:常利伟
监 制:张铭、殷满仓
制 作 人:周文凯
编 剧:周文扬
导 演:周文凯
责任编辑:张铭
艺术总监:殷满仓
编辑:周冰、易明胜、张蕾 、周竹君
主题歌作词:熊生民
主题歌作曲:杨青
主题歌编曲:石天戈
音乐:侯健
台词录音:贾宇翔、赵晓冬
录音合成:李科
语言指导:王磊
行业顾问:赵明勤、胡靖宇
演播人员:杨默、何凯鹏、高枫、王俪桦、曾梦玉、巴赫、王磊、钟诚、刘凌慧、张磊、马宇欣、张远韬、杨宇航、左雨林、王扶瑶、张铎
主题歌演唱:王婷
合唱:东方首席合唱团
鸣谢单位: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