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顶山传媒记者 常洪涛)
10月21日上午,在鲁山县电商产业园的公司办公室里,33岁的王朝营正在电脑前忙着收单、下单……“今年的水果基本上销完了,最好卖的是秋月梨,线上卖了3万多斤。现在主要卖土特产鸡蛋和红薯。”他说。
王朝营2013年到深圳做生意,今年返乡创业,经朋友介绍于7月份入驻鲁山县电商产业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鲁山农产品。
“电商产业园对我们返乡创业者支持力度很大,免去了好多费用,让我们专心经营。公司这几个月业绩很好,而且已收到了明年秋月梨订单12000单,共计12万斤!”王朝营说。
鲁山县名特优农副产品众多,有驰名中外的张良姜,还有近年叫响全国的熊背乡大年沟血桃、董周乡五里岭酥梨、库区乡蓝莓、瓦屋镇蒲公英茶等。为了把名特优产品推向全国,鲁山县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了使用面积75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电商产业园,于2018年初投入使用。
“我们对入驻园区的创业企业和创业个人推出了‘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水电费、免网络及房租费,对前来学习电商知识的贫困户补助午餐费。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大力支持电商产业发展。”鲁山县电商办副主任赵辰沛说。
32岁的程瑾璞是第一批入驻园内的电商经营者。2015年就开始从事电商行业的他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他还介绍朋友入园经营,王朝营就是他介绍来的。“鲁山农产品在网上很受欢迎,今年蓝莓走了3000多单,血桃走了2000多单。我还销售鲁山的真空袋装糊辣汤,一天能走200多单。”他说。
截至目前,鲁山县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和创业个人共46家,分别以淘宝、拼多多、自媒体、直播、小程序商城等形式进行电商经营,主要销售香菇、木耳、张良姜、蓝莓、血桃、服装等本地特色产品,今年累计销售额已达3000余万元,其中农特产品1000余万元,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180余人,增收近400万元。
鲁山县商务局和电商办在县电商产业园成立了“网红孵化基地”,通过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开办工作室、组织定期培训及提供相关优惠政策等,整合个人网红及团队,集中孵化后成立网红电商营销中心,打造“网红+”和“文创+”生态产业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业态集聚、功能复合的网红文化创意基地。基地自成立以来,已开办8期免费培训班,培训人员1255人次。
网名“伏牛山慧姐”的魏向辉于2019年初入驻县电商产业园,目前有11万粉丝,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直播带货达人。魏向辉还在快手平台上开设了培训课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上带货有发展前途。开设培训班是想让更多年轻人从事这项工作,多推销咱鲁山的农副产品,也算是为脱贫攻坚做点贡献。”她说。
在鲁山县积极电商政策引导下,瓦屋镇上竹园寺村大学生雷德华、磙子营乡电商创业者刘深圳、仓头乡创业青年朱朝军等纷纷返乡创业,创立了农产品品牌。这些创业者们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蒲公英茶、张良姜、木耳、香菇、赤松茸、冬桃、蓝莓、酥梨、大年沟血桃、猕猴桃、蜂蜜等当地农特产品,帮助贫困群众参与网上销售。在这些成功创业者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投身到电商创业大潮中来,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鲁山县电商办多次组织园内创业者到农产品产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蒲公英茶网上直播、大象助农团县长带货直播、消费扶贫集中采购暨电商扶贫蓝莓节(直播助农)等活动,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网销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与品牌电商企业合作,加快形成鲁山品牌效应,通过互联网扩大受众面,让鲁山县品质上乘的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全省乃至全国,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赵辰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