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俊鸽 通讯员 马艳君)河南省汝州市东北之隅,冠顶山之麓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绿树环绕,街道亮丽,人们三三两两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好一副温馨和谐的幸福画面,这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给米庙镇焦岭村人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路通了 宽了 群众笑了
5年前,焦岭村通向外界的道路既窄又陡,村民们下山不易、上山又难。2017年12月,在驻村工作队和焦岭村“两委”会的积极争取下,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直接修到了家门口。2018年6月,汝州市交通局又对该条道路全面提升,进行绿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当年12月13日,“扶贫公交”城乡通车启动仪式在焦岭村举行,至此,焦岭村群众享受到了在家门口就能有车坐的便利。
群众告别“吃水难”
过去,村民们吃的是水塘里的水,遇到干旱时,大家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旱死。村“两委”会多次向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上级支持,随着深水井、塘坝、蓄水池、供水管网、无塔供水器等水利设施的相继建设,目前,焦岭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吃水难”彻底得到解决。
户户住上了“农家别墅”
2015年,焦岭村被确定为易地搬迁安置村,并在焦岭村“两委”会北边统一规划设计了132套住房。2017年11月,132套住房全部建成,2018年,对焦岭新村及四周进行了大面积绿化。现在,文化广场、小游园、公厕、标准化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技术培训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群众真正实现了美丽新乡村的梦想。
家门口就业让群众心安
2017年,为了促进村民增收,村部东南角竖立起了9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目前,汝州市九星门业成功入驻焦岭扶贫车间,车间使用工人近20个,其中贫困户就有7人,月工资收入1500~3000元。“扶贫车间企业不仅能让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让群众在家门口挣钱,而且壮大了村集体资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大家都对脱贫后奔小康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汝州市农业农村局驻焦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郑志强,谈到扶贫车间时充满信心。
集体收入增加助力乡村振兴
“别小看了这台拖拉机,今后我们村的地不仅可以低于市场价耕种,在解决本村农忙之后,可为其他村提供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米庙镇利用深度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为焦岭村购买了一辆东方红LX1604轮式拖拉机和280K旋耕机,在米庙镇深度贫困村农机采购项目交接仪式上,焦岭村村支部书记焦顺国在交接书上签完字后高兴地说。
集体经济增收是大事。2020年3月,焦岭干群经调研决定,在马头山上实施集体种植经济作物花椒项目,目前,栽植花椒树苗500多亩。3年后,每亩花椒产值2000元以上,花椒产业将为焦岭村每年带来近80多万元收益。而在2017年建设的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5万元,为63户贫困户每年分红3000元。
农业畜牧业全面发展
焦岭村“两委”会先后采取种植业产业奖补、牲畜养殖销售奖补等激励政策,促进焦岭村农业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目前,焦岭村花生、红薯、油菜等优质农产品作物面积达近千亩,肉牛、肉羊、柴鸡等已成为该村贫困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截至目前,焦岭村92户贫困户313人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一幅集美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三美”画卷,正在焦岭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编辑 焦河洋)